一、解谜“气沉丹田”
真气与生命同生同灭,婴儿在母腹孕育过程中,由母亲通过脐带提供给的气,称为先天之气;出生后哺乳长大吃食物,由食物转化的水谷之气,称为后天之气,先天后天之气并称为真气。
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则生,散则死”。显然庄子说的气不是口鼻出入吐纳之气,而是真气。
胸肺吐故纳新之气是自然之气,称为外气,真气在人体内相对外气来说可称作内气。
内气与外气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古时道家创出一个字“炁”,代表真气或内气。
炁,用这个字的人很少,深谙其意的人少之又少,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潜伏人体内的一种暗物质能量体,它与生命同步又叫生命能量体。这种暗物质越充盈,人的生命越旺盛,这种暗物质越匮乏,人的精气神就萎靡不振。两三千年前,中国没有物理学,没有什么暗物质的概念,没有什么能量的概念。对于确实感觉到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这么一种东西,叫什么?空气是透明而又抓不着,因此,习惯称作“气”。古印度古希腊有一专用名词叫“以太”,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泼勒博士指出“中国的炁与量子场极度类似......”钱学森说:“中医、气功、特异功能,至今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够解释得了”。
关于炁的微观构成,至今科学界尚未揭开。这种生命能量体究竟潜于人体什么部位?是人们所说的“气沉丹田”吗?
古人有云:“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说的是阴阳不可分,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曾说:“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用”,古人认为人体内的炁为阳,血为阴,血为炁之母,而血能载炁、养炁,炁令血行,又说炁为血帅。血的运行靠炁的催动作用,而炁又要依附于血而存在。
因此可以证明以下两点:
1.炁血不离不弃:中医句句不离炁,提炁必带血,如炁虚血亏,炁滞血淤,炁通血畅......
2.炁遍周身:中医将人体由上至下,由内到外,各部位的炁都有名称:上焦——宗炁,中焦——中炁,下焦——元炁,内营炁、外卫炁,脏腑有心炁、肝炁、肺炁、肾炁......。并深谙阴阳五行生克之理。
据以上两点,足可认定炁融血内。 气——出入口鼻自然之气。炁——一种生命能量。
反之亦证:
1.气若浸入肤内,即是风湿,浸入面部,口斜眼歪,气入丹田,脑袋进气,心进气,肝肺进气,这是不可能的。
2.炁——生命能量。能量是自然平衡,不可能集中凝于一点,况且炁血不分家,炁沉丹田,血聚(凝)丹田,这不仅血栓血梗,而是血塞血堵。所以气与炁两者都不存在沉丹田的事实,若其说意沉丹田是完全可以的,“气沉丹田”应该是“意达丹田”。
东晋大医学家葛洪说:“善吐纳者... 唯行气可以延寿矣!”因此,古今行之有效的吐纳导引行“气”的功理功法很多,比如原北戴河气功康复院李经梧大师的“太极内功”,利用88式太极拳进行康复治疗,治愈不少的病人。“太极内功”即是导引行炁功。
行气可以分为吐纳行气和导引行炁:
1.吐纳行气:就是深呼吸。太极拳要求腹式逆呼吸法。小腹回收(凹)吸气,小腹外(凸)时呼气。
2.意念导引行炁:完全是由意念导引内炁在体内循径运行。
吐纳是通过腹腔的收放产生的压力,将体外之气吸入到胸肺,吸收了氧和有用部份,其余的气呼出体外,吐故纳新的是自然之气,称之为吐纳行气。导引行炁是体内的暗物质能量,不经口鼻呼吸系统吐纳,而是用意念循径导引,称之为导引行炁。只有练功有素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真气(炁)的存在。
二、导引行炁养生功
气功关注的核心是真气,激发真气的唯一能动力是“意念”,意念非经持之以恒地锻炼是没有效果的。所以气功归根结蒂是“意功”。炼意的方法就是意守,意守的方法很多,就其实践体验简单介绍如下:
(一)基础功
1.姿:就是姿势要领与要求。从整体上来说,无非是立式、坐式、卧式等,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季节和室内、外的具体条件,若室外以站桩为主,室内以凳式自由坐势为主,双腿自由下垂,大小腿夹角不能小于九十度,上体中正安舒,头顶悬,以舒适自如为度。
2.松(调身):周身放松,一松无有不松。放松为的是“静”,无松不静,松是静的前提,周身上下从头至脚从左到右无处不松。不仅身体松、精神松、思想松,心态愉悦轻松。
3.静(调心):气功者无不曰“静”,有的禅修静坐,追求致虚极、守静笃,终生不辍。这是修炼者追求极致境界的精神(我们一般养生习练者当然不必如此)。
4.呼吸(气息):各种不同的功法对呼吸的要求不同,本功法在练功初始阶段,采用自然呼吸。当有炁感以后(意炁合)采用腹式逆呼吸。平时对腹式逆呼吸可以单独练习。
5.“炁”:炁非气,非常气。两个“气”、“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武术界提到的“气沉丹田”,中医界提到的宗气、元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腹心、肝、肺、肾气等等,都是内气,应写成这个“炁”,因为生僻不方便用,造成千百年的混淆。
6.空:空即“虚无”,“虚无”必先静,人在纷扰繁杂的社会中,难免有着七情六欲,大脑空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气功中就是凝神止念(排除杂念),其方法主要是“意守”。
(二)意守:
1.意守劳宫:一般称作“开合手”。掌心相对,意念放在掌心上,掌心开时,意想克服两掌心的吸力;合时意想克服两掌心的斥力(把两掌心想像似NS极两块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双掌水平横向开合,也可以纵向开合,也可45度角斜向开合。当炁感加强以后,开合的幅度可以逐渐加大。
2.守丹田:只守中丹田和下丹田(初学者不要意守上丹田),双手掌心对向丹田处,意想丹田处有一闪闪发光的光球,凝神于光球,内视光球,内听心脏的跳动声(谓反观内视内听),心静、凝神、内视、内听,谓曰精神内守。采用自然呼吸,深吸慢呼,呼气时,意想内气像充电一样充亮光球。口鼻之气呼于外,意送内“炁”充丹田。仍然是慢、匀、细、长。意念放在“炁”上,注意不要意念放在呼吸上,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3.转丹田:当守丹田炼到有炁感以后,意想光球围绕丹田定轴旋转,开始转小圈,随炁感不断加强,光球旋转半径逐渐加大,最后扩大到整个前胸。也可以在下丹田、中丹田(气海、膻中)两点之间连线,意想光球由下丹田徐徐升到中丹田,再落到下丹田,直线上下往返。这时可以结合呼吸:吸,光球徐徐升起;呼,光球徐徐落下,呼吸要慢、缓、柔、细、匀、长,光球与呼吸速度一致,这时仍然采用的是自然呼吸。深吸慢呼,一吸一呼,光球一往一返。
以上定点意守和定点旋转意守,以及两点连线往返意守,所遵守的一些原则,意、息、动作的结合,适用于所有意守的原则。打好这个基础,炁感明显以后,可以采用腹式逆呼吸。
4.转三元:将腹腔画三个圆,分别是水平的平圆(截圆),正立圆,侧立圆(三维空间方向),意守方法、原则,与前面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光球是在圆周弧线上匀速移动的,这时可以采用腹式逆呼吸,每逢呼气,意送内炁驱光球按设定的轨迹运转,运转的动力是内炁,内炁的动力是意念。呼吸的方式仅仅是配合意念导引,意念时时刻刻不能偏离炁(意炁合)。
5.转带脉:肾是生殖之根,肾是生命之根,守命门,转带脉,强两肾。
设定其它路线,比如大小周天等等,意念、呼吸、动作遵循以上的原则。如果循径路线轨迹加长了,比如大周天,一口气完不成往返一个循环,可以中间补吸一口气(深吸慢呼)。只要笃诚不懈,持之以恒,不出百日必有显效。
(三)注意事项:
1.功前功后要活动。功前调整好状态,生气、忧郁、吵架发怒等不易练功;
2.室外选好环境,室内要家人理解配合,不要有异常的声音或宠物等惊吓;
3.雷电、雾霾不易练功;
4.带着猜疑、试验的心情练不了功!不笃诚、不笃信,意、炁不合,背道而驰;
5.守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勿苛求。有意练功无意成功,欲速则不达;
6.本法不跑偏,没有任何危险;
7.要有悟性,触类旁通。
吐纳、导引两种方法统称为调息,吐纳行气称作气息,意念导引行炁称作意息。庄子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里的真人之息,指的就是意息。
三、行炁养生意息太极拳
意息太极拳强调的是动作、呼吸与意念的协调配合,要慢(柔)、要匀(零加速)、用意(不用力)。这些恰恰与传统武术相反。
太极拳是民间传统武术一大门派,属于内家拳。武术则是搏击、散打、格斗,以击倒对手为目的,格斗语言叫KO对手。
欲达此目的,必须苦练以下四个极限内容:
(一)力量极限,
(二)速度极限,
(三)动作(技巧)极限,
(四)耐击打极限。
以上任何一个极限锻炼都有害健康,都不利养生。广大选练太极拳的中老年群体,他(她)们共同唯一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健康养生。这个群体平均年龄较大,都没有武术基础,有的是已退休人员,甚至有的身体较弱,还有的带有一些慢性疾病等等。这个群体要练的不是KO对手的“中国功夫”,而是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术。
为此,借太极武术的动作,融入导引行气(炁)之法、纳入意息之功,故名“意息太极拳”。意息太极拳不是新编什么套路,是在原有太极拳套路的基础上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自然呼吸阶段。
对初学拳者,在头两三年内,要在套路动作上下功夫,掌握太极十三势的拳法,要着重炼好以下六个内劲:
1腰劲;2整体劲;3緾丝劲;4弹抖劲;5折叠劲;6螺旋劲。内劲就是松、柔功夫,特别方便内炁的激发。
第二步:气息阶段。
在套路动作纯熟以后,方能进入第二阶段的练习,此阶段主要是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将其融合到动作之中。
太极拳对重心要求很严格:一、重心不准起伏。二、重心除起式和收式有瞬间落入两脚外,其余所有动作重心只能由左过渡到右,再由右过渡到左,这叫虚实转换。(重心落到两腿,叫双重,是弊端)。双腿总有一虚一实,虚为阴,实为阳,故云:一动一虚实;一动一阴阳。
腹式呼吸的一呼一吸,与动作的一阴一阳或一虚一实相配合;吸气时,恰好是蓄劲;呼气时是发劲,记住要领口诀是“蓄吸发呼”。动作有长有短,一呼一吸,与动作有机配合,有时要长吸短呼;有时要短吸长呼,有时甚至自然呼吸过渡一口。像陈氏太极拳短促发力,呼气不及,可以哼!哈!嗨!来代替。不要憋气,不要闷气(不要拉风匣),要顺遂自然,轻松自如。在平时的练习中,慢慢感悟、体会,自然会掌握。
第三步:意息阶段。
此阶段是最高阶段,将吐纳之息和意念导引之息完全融入动作之中。
操作要领按以下四句口诀:
小腹凸凹逆呼吸,蓄吸发呼细匀绵;
口鼻之气呼于外,意送内炁入丹田。
头两句是气息操作,后两句是意息操作,意息是在气息呼气时,意送内炁入丹田...也可入指尖...也可入涌泉...。这时完全能够做到所谓“意到炁到”或者意走周天。达到了炁随意趋,从心所欲阶段,此阶段可直攻病灶,有自我治疗价值。
本人早年心脏、腰肾、颈椎等疾病能够痊愈,全是得益于导引行炁功和意息太极拳的锻炼(我老伴也很热爱并给予我支持)。
除此锻炼之外,还有心态平衡问题,《内经》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恬淡虚无,真炁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淡泊名利,无私无欲,无贪无争,善吐纳,行导引,真炁充盈,必然长寿矣! (本文作者系原双鸭山市太极拳协会理事,出生于193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