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中老年群体教学之感悟

[日期:2012-05-28] 来源:黑龙江双鸭山市  作者:方静茹 [字体: ]

  过去我是个体弱多病的人,在启蒙恩师宋凤云老师、中华武学泰斗门惠丰亲传弟子鲁仲平恩师、中华武学泰斗马虹先生的高徒刘连军恩师、杨合发老师以及张福柱师父等前辈的耐心细心指导下,坚持打太极拳,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受益非浅。为了使大家共同受益,我在前辈们的支持和鼓励下,在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太极拳爱好者中,代师授拳,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中教授太极拳,去感受恩师所讲的教学相长的颠攻不破的真谛。

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太极拳的学习,对中老年朋友而言,大部分人就是简单的照葫芦画瓢,称其为太极操也罢,太极舞也罢,都不符合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快慢相间,顺逆缠丝等运动特点。直的太直,柔的太柔,达不到更高一层次的健身效果。若问为什么不按要求打,不按规矩做时,大部分人会说:“太难,记不住……”。

记忆力差,而理解能力强,是中老年群体的显著特点。过去我忽视了这一点,教拳时,按照传统的一步到位教学法进行,即将拳式的肢体运行路线、方位、角度、眼神、劲别、胸腰运化、重心、虚实变化等等,一次性讲解完成。虽然反复演示、讲解、训练,大部分拳友仍然只能记住50%左右。有的重复十多次,也才能记住个大概。而且,在集体演练时,动作难于统一,缺乏整齐划一的整体效果。后来,我一边教一边总结前辈们的教学经验,针对中老年朋友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强的特点,采取分步教学法,即把课堂上一次性的学习内容分几个步骤进行教学,由简入繁,逐步深入,减轻他们感到难的精神压力,轻松练拳。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每个拳式不需要过多重复,大家基本上都记住了,很好地提高了大家的学习乐趣,去掉了为难情绪,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整体演练时,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大家的动作整齐划一,时而如行云流水,缓缓流淌,时而如鹰击长空,疾速凶猛。不仅给人以轻沉兼备,快慢相间的韵律美,而且给人以整齐壮观的精神上的感染和震撼,无论是演练者还是旁观者都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不少中老年朋友就是因为受到这种感染力的影响,才纷纷加入到太极拳的队伍中来。我的做法是:

第一步:数字教学法,即把太极拳套路中的每个招式按劲别、劲点、劲路分解成几个或十几个分解动作,并把这些动作按12345、、、、、、的数字进行排列。这一步只要求大家记住拳式的名称和动作构成的数字,即由几个动作构成,把动作连贯起来即可。比如,陈氏太极拳中的金钢捣锤15动,跌叉2动,单鞭10动等等。首先只要求大家记住这些拳式的名称和动作数字,然后在这些数字上填加动作的简单内容。这样做简单而直观,便捷好记。可以提高中老年朋友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记忆速度,不易丢失动作和劲点,便于教学互动和远程指导,从而打消中老年学拳者的为难情绪,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步:添加每个分解动作的内涵。即按照劲别掤、捋、挤、按…...等劲别,进行劲点、劲源、劲路、劲力结构的讲解和演示教学,这一步要求大家记住每个式子每个动作下盘的动作变化,胸腰的转换,上盘动作配合,重心虚实倒换,劲从那里来往哪里去,是横劲、竖劲,还是前后劲、上下劲,是正向劲,还是斜向劲以及眼神所视方向等等,并简单介绍其技击用法,使大家逐步树立起松柔、圆活、顺逆缠丝、劲走螺旋、往复折叠、气沉丹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等等太极拳的思维方式,使大家或多或少了解到太极拳之精髓所在。通过这一步的教学一方面激发大家深入钻研太极拳拳理拳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大家从拳理中体悟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提高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大家的思想品格。

第三步:分小组相互观摩教学。在前两步教学的基础上,把学员分成若干小组,相互演练,相互观摩。大家相互纠错,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有的拳友领悟很深,有时往往提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纠正一些你没有注意到的差错。这种有张有弛,教学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不仅使大家学到了拳艺,增进了友谊,达到身心愉乐、身体健康之目的,而且教学相长,也陶冶了教者的情操,加深了教者对拳理拳法的理解,提高了拳艺和教学水平。

第四步:总结性重点教学。对前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拳式中的重点、难点摘出来专门进行反复演示、讲解和练习,反复纠正错误动作。在反复纠正错误动作的过程中,可采取夸张、幽默的语言,使大家在一笑之后,记住拳式的要领。如讲手臂的顺逆缠丝时,以吃饭喝水为例,夹住菜往口中送时顺缠,放下筷子时逆缠;端杯喝水时顺缠,放杯时逆缠等等。再如讲49式太极剑中的凤展翅、凤点头时,展翅就要把翅膀展开,有的拳友展不开,使剑与臂形成很大的夹角,这样翅膀折断了还怎么飞。凤点头一动,剑尖像凤头啄食一样点下去,头点不下去,吃不着食物不就饿死啦。再如太极单刀套路中的风卷残云一式,要缠头裹脑,护住后背,有些拳友把刀在头上飞舞旋转,根本护不住头和后背,脑袋都没了,还耍什么刀。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增强学员记忆力,有着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上分步教学的实践证明,绝大多数的拳友(90%),都能在当天理解消化所学内容,大家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好,愿意接受,因为他们可以跟上教学的节奏,记住了,有兴趣了,就愿意学了,而且越学越爱学。有些拳友,不论是课上课下,不论早晚不停息的练、问,其精神让你感到不认真传授、教会他们,就对不住他们这份热情和期盼。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作为太极拳的后继之人,有责任有义务为传承这一国粹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尤其是为中老年这个曾经为祖国建设付出太多,而晚年更需要关注、爱护、帮助的群体服务,为他们的健康、快乐贡献出我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人生的一大乐趣。

以上是我初试中老年群体太极拳教学的感悟和体会,十分粗浅。我愿意以各位前辈以及众多的年龄不等的遍布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衷心传承弘扬太极拳的同仁们为榜样,不断提高我的拳艺水平,教学水平,努力使太极拳在造福人类的进程中发扬光大。

2012 527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